隔岸观火怎么用案例释义?

许昌工作西装定制价格-许昌西装定制店

◆黄鹤楼上看翻船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向乌桓进兵,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营诸将向曹操进君,要一鼓作气,平服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哈哈大笑说,你等勿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的。于是下令班师,转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

公孙康听说二袁归降,心有疑虑。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实为迫不得已。公孙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后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但他又考虑,如果曹操进攻辽东,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操。当他探听到曹操已经转回许昌,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时,认为收容二袁有害无益。于是预设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康向来俱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看看结果,果然不出我料!”

隔岸观火,就“坐山观虎斗”,或站在“黄鹤楼上看翻船”。即便敌方内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这时也切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他们暂时联手对付你。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

◆苏代点燃范雎妒火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韩国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雎,对范雎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呀!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苏代巧舌如簧,说得应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雎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应侯范雎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出兵,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雎去动员白起,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不答应。秦王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郸,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伪称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赶出咸阳。这时范雎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肯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急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到这个下场。

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雎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

◆“二国”对战

公元263年,曹魏灭掉蜀国,这样,三国鼎立的局势瓦解,而成了魏、吴对战的局面。不久,魏国大将司马炎去魏称帝,改国号为晋。司马炎继续推行统一中国的战略,一方面,他下令在蜀地江岸大造战船、日夜训练水军,为日后同吴国决战作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他发现吴国军队还很强大,如果硬碰硬地去交战,只能造成两败俱伤。于是,晋国采取观望、等待的战略,待吴国的国力、军备有所削弱后,再去进攻,就很容易了。

吴国虽然富足,但孙权统治集团的矛盾激化,内部纷争激烈。朝廷大臣各树派系,各拥储君。孙权只得废太子孙和,新立太子孙亮,致使两派的怨恨加深。孙权后,孙亮即位,孙林派系发动政变,废除了孙亮,立孙林即位。孙林后,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孙皓即位。孙皓上任后,大加报复,不惜采用“剥面皮、挖眼睛、灭三族”的残暴手段,把其过去的仇敌几乎灭绝。他又动用大量的人、财、物力,迁都于武昌。最后引起江南的民众起义,又被迫还都。吴国经过朝廷长期的内部斗争、国民的大举起义,其国力大大削弱,民心、军心十分低落。西晋见吞并、灭亡吴国的时机成熟,于是,大举进犯吴国,三个多月后,吴国灭亡,西晋统一了全国,中国又开始了一个新的王朝。

今用解析

在现代经商业活动中,利用此计主要是在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之中,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等待有利的时机一举加入,趁机占领市场。可见,运用隔岸观火之计不应是消极等待、观望,而是要充分掌握竞争对手的矛盾,加速对策两极转化,取得成功。

◆趁势坐取渔人之利

一架豪华客机徐徐降落在东南亚某国首都机场。从机上走下的乘客中,有一位个子不高、戴着金丝眼镜、身着黑色西装的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表情庄重,步伐稳健,一副虚怀若谷、若有所思的样子,眉宇间透露出他的精明与干练,一看便知此人非等闲之辈,是商界的老手。不错,他确实是个商人,是日本富士现代办公用品公司驻该国的业务代理藤野先生。

此次前来,他肩负着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即与该国的泰恒公司签订一个有关进口日本某型复印机的合同。复印机在这个经济刚刚起飞的国家,还完全是个新事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占领这一市场对公司的前景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藤野先生就是带着公司“只许成功,不准失败”的指令来的。

走出机场,藤野先生却惊奇地发现,泰恒公司并没有如约派人来接他,心里不由地犯起了嘀咕:难道对方工作疏忽,记错了日子,可两公司签约这么大的事怎么能忘记呢?不可能的,是车子在路上抛了锚?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藤野先生以自己多年在商海中摸爬滚打积累起的经验,凭直觉敏锐地觉察到事情有变,他来不及细细思考下去,迅即叫了出租车赶往泰恒公司,以弄个水落石出,找到问题的答案。

果然,泰恒公司的老板见到他只是冷冰冰地抛过来一句话:“对不起,藤野先生,我公司已有新的打算,不准备签订这项合同了,很遗憾。”说完,一摊手走开了,面对这迎面而来的打击,藤野先生黯然神伤。想到临行前公司的嘱托,藤野先生果断决定,不能再沮丧、报怨下去,唯有冷静头脑,振奋精神,查清事实真相才能解决这个大问题。

在他看来,泰恒公司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复印机这个大生意不做,无缘无故松开牵着财神爷的手,那他们现在拒绝签合同,又该做何解释呢?难道又有了新主顾?对,很有这个可能。哪儿的呢?其他国家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就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复印机来说,只有日本产品才是一流的,泰恒公司绝对不会见利忘义,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及信誉着想不会贪图便宜买进现已淘汰的产品。那么,与泰恒公司做生意的肯定也是一家日本公司。他们是以什么样的优惠条件吸引泰恒公司更张易辙,舍此适彼的呢?所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搞清楚。

藤野先生理清思路,谋划好了行动方案,他首先向国内公司汇报了有关情况,并请公司协助查清事情原委。不久,公司有了回音,证明国内确实有一家公司在从中作崇,暗中与泰恒公司取得联系,要为其提供价格更低、性能更先进的某型复印机,致使泰恒公司改变初衷并拒绝签合同。

目前,要战胜竞争对手,需立即着手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赶在对方前面尽快拿到与泰恒公司的签约;二是立刻与厂家联系,无论如何都要取得某型复印机在该国的经销权。作战计划已定,公司便兵分两路,仍由藤野先生负责与泰恒公司签订合同。公司另派人马去厂家联系进货业务。

当藤野先生第二次出现在泰恒公司老板面前时,还未等对方开口,他便开门见山地说:“总裁先生,别来无恙,我未约而至,您不会介意吧?我这次来是与您专门洽谈关于某型复印机的进口问题,想您一定是感兴趣的吧?不错,此打印机确实比其他机子优越,所以,我们决定在这方面与贵公司合作,而且我还要高兴地告诉你,我们提供给贵公司的产品比贵公司前些天联系的那一家价格要低3成。”

听罢此言,泰恒公司老板好生奇怪,“怎么只短短的3天,这个日本人就什么都知道了?不过,这与自己又有何关系呢?只要有利可图和谁做生意还不一样,既然富士公司价格比那家公司优惠得多,我又何乐而不为呢?”他马上笑容满面地上前与藤野先生握手成交,并随即签订了进口1500台此机的合同。

待合同一到手,藤野又马上飞回日本,找到复印机生产厂家。其实厂家早已从近日富士通公司不同寻常的举动中发现了问题,经过调查才知道他们是在与另一家公司争夺复印机客户及东南亚的独营权。厂家暗自高兴,看来自己发大财的机会来了,他们明明知道富士公司急于促成此项生意,为从中渔利,便对来者不慌不忙地解释:因与其他公司达成协议,授予其在该国的经销权,为了自己的信誉,表示不能再与富士公司签约或干脆枉顾左右而他。藤野先生当然知道其用意,便告知对方:富士公司已拿到合同,抢先占领了该国市场,请厂家把复印机及辅助材料与设备的经销权授给富士,富士愿意把其进价全部再加一成。

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复印机生产厂家认为近来一段时间的“坐山观虎斗”这场好戏该收场了,现在对方出价已足够高了,超过了自己的预期目标,若不趁势取利,“时不再来”。于是,便爽快地答应与富士公司签了约。

当然,精明的富士商人也不会吃亏,他高买低卖复印机倒赔的几百美元也最终从随后的高价卖出的辅助材料与设备中得到了补偿。

回顾整个过程,复印机厂家之所以能以较高的价格与富士公司成交,就在于他巧妙地运用了“隔岸观火”的谈判技巧。先是坐山观虎斗,富士公司与另一家公司竞相抬高价格;既而又煽风点火,以种种借口迫使买方提价,最后看准时机已到,趁势坐取渔人之利。

◆两败俱伤谁得益

1986年,一家光纤公司在引进光导纤维成套设备中,为掌握国际市场行情,先后同几家国外公司进行摸底性谈判。在对价格、利益做了一番认真比较的基础上,最后选定与美国ITT公司进行实质性谈判。

ITT代表团的业务能力相当高明,特别是其主谈判手莫尔,谈判几乎不用语言,全用数字,所有计算无一差错,看来在谈判前是做了大量充分准备的。再看我方代表,并未被对方的盛气凌人所吓倒,没有表现出任何被动,为以最优惠的价格条件达成协议,他们计胜一筹,欲巧妙地利用竞争者之间的矛盾来突破对方的叫价。

这家光纤公司在前一阶段调查摸底中发现,想同中国做光纤生意的外商很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在短时间内完全是买方市场。于是他们决定利用这种竞争来压价,以实现自己的谈判初衷。

在确定与ITT公司谈判之后,还同时拉了英国的STC公司谈判。这两家是兄弟公司,其中STC是从ITT分离出去的,但为了各自的利益,手足相煎,形同水火。在一次谈判后,英国人故意把两页文件遗忘在现场,这是有意留给美国人的,因为两家公司一直在同一场所与中方谈判,英国人在文件上把价格压得很低,意在使美国人看后知难而退。美国人不知是计,拾到文件后如获至宝,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最大限度地在价格上做出了让步,并很快与中方达成协议。

1986年7月25日,这家特区光纤公司与美国ITT公司正式在一份合同上签了字。根据这份合同,光纤公司引进的ITT型光纤成套设备及其购买的技术专利都达到了世界80年代先进水平,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中方把美方的报价压下了186万美元,为国家节约了一大笔外汇开支,同时也降低了设备购进成本,为企业早日盈利纳税创造了前提条件。

这家光纤公司关于引进光纤成套设备进行商谈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源在于其较好地、适时地运用了“隔岸观火”之技巧,使美ITT公司与英国STC公司手足相煎,竞相压价,为我方低价买进提供了可乘之机,最终得以坐收渔利。

◆甜了别人苦自己

由于各地区在对外进出口过程中,多头对外,竞相削价,互相拆台,甚至有的企业为挣得些许外汇,竞不惜血本地压价,而无视全局的利益,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损失的事例屡见不鲜。

某市有家公司,以每公斤6.8美元的价格向欧共体市场出口糖钠,由于该产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公司守合同、讲信誉,该公司出口糖钠在欧共体已经占有较稳定的市场,为相当部分客户所认同,为国家挣得不少外汇。

后来有两家公司见出口糖钠有利可图,也想趁机捞一把,于是两公司使出浑身解数,调动各种关系,争先恐后地去电致函外商,了解有关贸易信息,洽谈有关交易条件。

先是某公司报价为每公斤5.4美元,另一公司也不甘示弱,为争得客户,不惜血本,进一步将价格压低到每公斤5.07美元。双方同室操戈,相互残杀,使外商们得以悠然自得地“隔岸观火”,待时机一到,外商很快撇开某市与另两家公司,及某地某公司达成为数65吨的交易,轻而易举地从中渔利压价10万美元。

事情发展到这时,尚未结束。据欧共体市场反倾销法规定:如果每公斤糖钠售价低于6.8美元,将要向卖方征交一定数量的“反倾销税”,税率高得让人咋舌,为此,某省某公司“偷鸡不成蚀把米”,又被迫征了一大笔税金,教训惨痛。

这个肥水流入外人田的悲惨教训告诉我们:同室操戈只能是两败俱伤,最终给共同的谈判对手提供坐收渔利的机会。在外贸上,兄弟同仁应联手对外,不能急于相煎,为此各方应及时沟通信息,力求避免相互残杀。

请问有没有名人的故事?

辛弃疾抗金事迹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强烈的民族仇恨和御敌报国的愿望在他小小的心里不断滋长。

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企图把南宋政权彻底消灭。为了发动侵略战争,他下令大量强行征收壮丁和马匹,加紧对各族劳动人民的压榨剥削,残暴落后的女真侵略者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的反抗活动像喷薄汹涌的火山一样到处爆发开来。

这一年,22岁的辛弃疾也在家乡聚众二千举起了武装斗争的义旗。他深知,要凭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抗金大计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起义胜利后,他立即把队伍带到了山东。

山东的郓州,也叫东平府,西边滨临梁山泊,东边傍泰山之麓,是山东地区的一个军事要地。农民起义军耿京的队伍在这一年攻占了郓州。辛弃疾率领两千多人的队伍来这里加入农民起义军,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起义群众都知道,好多读书人平时说得好听,金人一来,就投靠金人作帮闲、帮凶了;有的也想反抗,但不是彷徨观望,就是看不起农民出身的首领,不肯加入这支在各地起义军中声势最大的队伍。如今,辛弃疾这样有名的文人来投奔,愿意接受农民起义领袖的领导,使起义军上上下下都感到欢欣鼓舞。

辛弃疾的队伍过来了。骑着骏马沉稳地走在队伍前头的辛弃疾英姿飒爽,生气勃勃。看着路两边热情欢迎自己的起义军战士,压抑不住的笑意从他脸上洋溢开来。

在几位将领的簇拥下,辛弃疾拜见了耿京。落座后,耿京微笑着对辛弃疾说:“辛兄在济南起义,对周围震动不小啊!你们读书人知道的事情多,主意多,如今到我们这儿,还要请你多多指点。”

“不必客气。”辛弃疾说,“只要能早日赶走金人,我任凭节度使(耿京自称为天平军节度使)调遣。去年和大前年我曾到金狗的都城燕京应试,对他们的军事部署和势都进行了仔细侦察,今后,我们要打过去,我是可以提供一些情况的。”

“太好了!”耿京兴奋地说,“我们一定要打到华北和中原地区,把金狗彻底赶回老家去。辛兄,我们这儿最缺的就是你这样有谋略的人才,就暂时委屈你做我们的‘掌书记’吧。”

掌书记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全军的书檄文告,辛弃疾接受了这个职务后干得非常出色。他时常和耿京等首领一起商讨战事。这一年十一月,宋军在采石击败了企图渡江南下的金兵主力,不久金主完颜亮被他的部下杀。金兵一片混乱,纷纷溃退。采石大捷的消息使起义军上上下下欢欣鼓舞,辛弃疾更是无比兴奋,他认为收复中原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便建议耿京“决策南向”,派人与南宋政府取得联系,争取朝廷对北方起义军的支持,以便互相配合,进行全面反攻。耿京同意了他的建议,并令辛弃疾起草章表。

章表起草好了,由辛弃疾保管的义军的大印却不见了。正在这时,有人报告,原先被辛弃疾动员带着一千多人队伍来投奔义军的义端和尚逃跑了。事情很清楚,一定是义端偷走大印的。辛弃疾匆忙来向耿京报告。

“军中大印都丢失了,这还了得!”耿京大怒,“这秃驴是你介绍来的,如今出了差错,又是你保管大印不严,来人,以军法从事!拉出去杀了!”

“把我杀掉也无济于事,”辛弃疾冷静、沉着地说,“请你给我三天的期限,到期如果不能把义端擒获,夺回大印,那时再杀我也心甘情愿。”

“好吧。”耿京也冷静下来,答应了他的要求。

辛弃疾想,义端既然窃印出逃,必定是要往金人军营去出卖起义军中的虚实的。于是,他跨上骏马,挥鞭向附近的金兵的营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而去。

一路上,辛弃疾怒火满腔,勒紧缰绳,频频抽打坐骑疾驶。他想起在济南的时候,看到这个义端似乎很有江湖豪气,谈起兵法来也有些见解,常常和自己慷慨激昂地议论抗金大事,想不到竟是一个见利忘义的投机分子。越想越是气愤,他心急如焚,在马上暗下决心:即使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这个黑心的和尚抓回伏法。辛弃疾马不停蹄,翻山越岭,一路上不停地向人询问义端的行踪。

在一个偏僻的山道上,辛弃疾看到了慌忙逃窜的义端。义端一边打马前进,一边心虚地回头看看。一回头,他看到了像疾风一样飞驰而来的辛弃疾,顿时魂飞魄散,身体一软,从马上滚了下来,趁势跪倒在地上。

辛弃疾早已拔剑出鞘,怒视着不住叩头求饶的义端。

“我知道您是天上的青牛星,力大无比,求你不要杀我。”义端花言巧语地央求说。

辛弃疾手起剑落,义端的秃头滚落地上。他搜出军印,将义端的头颅挂在鞍上,催动坐骑,回营复命。

这一壮举充分显示了辛弃疾的智勇和胆略,耿京对他更加器重了,起义军中的将士对辛弃疾的文武才干也更加敬佩。

南归的章表又送往附近义军首领王世隆、张安国等人处,他们同意后也都在章表上签了名。接着,耿京派诸军都提领贾瑞为代表,去与南宋政府接洽。由于贾瑞是个不识字的农民,也不懂拜会阜帝和将相大臣的一些礼节,而辛弃疾是义军中唯一的知书识礼的文人,所以耿京便派遣他与贾瑞同往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另外还有儿个随行人员。

绍兴三十二年(11 62年)一月十八日,贾瑞、辛弃疾等人渡过长江,到了古城建康。他们不但会见了将相大臣,而且进城的当天,就被刚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来到建康巡幸的皇帝赵构接见。贾瑞、辛弃疾两人向赵构面诵奏章,说明了要归附宋廷的意愿,并报告了沦陷区的形势和山东地区义军的作战情况。赵构非常高兴,授予耿京以“检校少保”的官衔,并正式任命他为天平军节度使,给贾瑞、辛弃疾等人也分别授予官衔,使他们仍回山东去向耿京传达朝廷的旨意。

正是春暖花香的时光,辛弃疾一行人到达了海州(今江苏省东海县东北)。当地军将李宝、王世隆出来迎接他们。双方攀谈后,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使喜气洋洋的辛弃疾陷入了悲痛之中。

“掌书记您还不知道吧,耿京节度使已经不幸被叛贼张安国了。义军大部分都溃散了,未溃散的也被张安国他们劫持去投降了金人。”京东招讨使李宝告诉辛弃疾。

“这是怎么回事?耿节度使是谁的?”辛弃疾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他的双眼不由自主地涌出了泪水。

“你们奉表南下后,张安国就和金人暗中勾搭了起来,金人以重赏、官位引诱他,要他把耿节度使杀掉。张安国这个恶狗,联络了耿京手下的一个坏东西叫邵进的,由他对耿节度使下了毒手。现在,张安国做了济州(今山东省钜野县)的知州了。”王世隆气愤地告诉辛弃疾。

“张安国这个恶贼,我一定要把他抓回来,为耿大人报仇!也要计人们看看当当叛徒的下场”辛弃疾霍地站了起来.咬牙切齿地说。

在愤怒与悲痛中,辛弃疾不断地思考着抓张安国的计划。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形成了。

“李大人、王大人”,辛弃疾客气地说,“我想到了一个方法,请你们看看是否可行。”

“什么方法?”看到辛弃疾的脸上又恢复了刚毅的表情,李宝和王世隆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这样的,”辛弃疾和他们说出了自己虎穴擒敌的计划。

听着辛弃疾的计划,李宝十分佩服,既是敬佩他的勇气,又是赞赏他的胆略。而王世隆则有点坐不住了,他一下子站了起来。

“辛兄的主意太好了!李大人,让我和辛兄一起去吧。我们一定要把张安国抓回来。”

一支队伍迅速组织了起来。辛弃疾带领着王世隆和忠义军马全福等共50人,组成一支骑兵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从海州直向济州扑去。

他们到达济州的这一天,张安国正在州府中与金将酣饮。他听到外面报告说,过去义军中的军官辛弃疾来见他,说有事相商。张安国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了,但听了这个报告后,头脑中一下子清醒过来。这辛弃疾从朝廷那边来,莫非是要来归顺我?要是他图谋不轨呢,我这边现有金兵和我带过来的部队5万人,怕他作甚!张安国跟身边的金将说一声“我出去看看”便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

等在外面,早就作好准备的辛弃疾、王世隆等人,一见张安国出来,猛地扑了上去,一下子把他打翻在地上,勇士们冲上来,迅速把他捆个结结实实,扔到了马背上。旁边的驻军来不及反应过来,看着眼前雪亮的刀子呆住了。

“我们朝廷的10万大兵已经打过来了!原来的义兵兄弟们,大家不要再跟金狗干了,跟我一起去投奔朝廷吧。”辛弃疾在马上对着围上来的驻军高声喊道。

听说掌书记来了,原来耿京的部属早就悄悄地传开了。辛弃疾这么一喊,好多义军当即便将队伍集合起来,要跟他走。那些金兵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各自将部队往后撤开,准备逃命。

辛弃疾看着聚拢来的要起义的上万名弟兄,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迅速指挥他们赶紧撤走。庞大的队伍顿时整齐有序地向着南方奔去。

金人已经集结起队伍,准备作战,可是看到好长时间没有动静,金将一下子醒悟了过来,命令队伍立即出发,要追回张安国。可是他们能追上的,只是已经消逝在天边的股股黄尘。

这一壮举,显示了辛弃疾青年时期就有着机智勇敢、嫉恶如仇的品格和不平凡的军事才能。辛弃疾在耿京的队伍中渡过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段生活,成了他实现抗敌报国愿望、充分施展才能抱负的最难忘经历。这段经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有着深刻影响。在他南渡以后,这段富有战斗意义的生活,便经常出现在他的记忆之中,反映在他的作品里。

这些词作刻画出一位抗金小将的勃勃英姿和壮阔情怀,表现了一个爱国词人献身抗敌事业的崇高理想。

此后,辛弃疾便开始了新的生活和斗争。

1180年,在湖南潭州任知州并湖南安抚使的辛弃疾,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疏,要求在湖南创立一支军队,以湖南“飞虎军”为名,隶属于南宋政府的枢密院和御前步军司,就近则专听本地安抚使的节制和调度。名义上是为维护地方治安,实质上辛弃疾真正的打算是为了震慑金人,并为北伐准备力量。

部队以惊人的速度建立着。这天,管后勤的官员来向辛弃疾报告,限期一个月的营房营栅修建工程实在无法完成,情愿按军法治罪。

辛弃疾这几天心情正在紧张和焦虑中。枢密院有人告状说,辛弃疾借建飞虎军来“聚敛民财”,御前金字牌已下来,命令立即停止建立飞虎军。辛弃疾把金字牌藏起来,加紧建设过程,所以才限期要他们完成任务。看着哭丧着脸来报告的人,辛弃疾的火一下子升了起来。

“为什么完不成?”他怒气冲冲地问。

“现在正是雨季,秋雨不断,窑工都没办法烧瓦,所以怎么也想不出办法完成营栅工程。”这位官员小心翼翼地说。

“造营栅总共要多少瓦?”辛弃疾问。

“20万片呢。”

“不要愁,”辛弃疾微笑着说,“我来办。你把别的事都抓紧办好,不能有任何拖延。”

辛弃疾下了一道命令,要长沙城内外的居民,每家供送20片瓦,限于两天内送到营房,送到后立即付于瓦价100文。所需要的瓦片在两天日果然凑足了。

军队建立起来了。辛弃疾将修建过程、经费来源、用度开支,向朝廷作了详细汇报,同时,将飞虎营栅的图纸也呈上。聚敛民财的诬告不攻自破,皇帝赵音心头的疑云也随之消散。

飞虎军很快成为一支威名远扬的精锐之师,金人对这支队伍很是害怕,称之为“虎儿军”。

辛弃疾念念不忘北伐,时时处处表现出一种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当权者一直耿耿于怀,终究要伺机把他排挤出去。辛弃疾自己也早就觉察个人处境的危殆,他叹息着“倾国无媒,人宫见妒,古来颦损蛾眉。”把报国无门的一腔愁绪借词作倾吐出来。

1188年冬,已经被罢官在江西上饶带湖闲居了八年的辛弃疾,虽然患着小病,却仍从几年来郁郁不乐的状态中摆脱了出来,高兴地迎接来访的陈亮。陈亮是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的爱国志士,又是辛弃疾相处极好的朋友。他的来访,使辛弃疾精神振奋,身体也觉得好多了。

主客二人,同游鹅湖,共饮瓢泉,高谈阔论,话题总是围绕在国事和时局的问题上,心中的积郁,也得到了痛痛快快的抒发。

陈亮在辛弃疾处停留了10天,才告别东归。可他一走,辛弃疾又感到怅然若失,恋恋难舍。第二天,他立即起程去追,打算在途中和陈亮再多盘桓几天,或者最好能把陈亮再请回来。可是,追到了上饶东边鹭鹚林,雪深路滑,再也没法前进了,辛弃疾只得停了下来。

半夜,躺在床上的辛弃疾,忽然听到一阵悲切切的笛声,传到自己投宿的这个吴家泉湖四望楼来。那一声声连绵的悲鸣,在寒冷的夜间,分外清楚。辛弃疾更加睡不着了,多少往事涌上心头,他不由感慨万千,一首词从心底悄然涌出,他不禁从床上爬了起来,飞笔写着,写着……

铸就而今相思错,

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读到陈亮寄来的这首词的和作后,辛弃疾又赋词一首,寄给这位战友:

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呜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断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晚年的辛弃疾,还时常回忆起自己青年时代的戎马生涯和报国壮志,他写下了《破阵子》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他处在极度的悲愤之中。

1207年秋天,68岁的辛弃疾正在病重的时候,朝廷又来诏命,要他出来任职。在病床上听完了诏书后,辛弃疾的心又剧烈地跳动了起来。他想起年轻时在义军中的战斗生活,枪林箭雨之中的冲杀,是多么痛快啊!可是,在朝廷中,向朝廷上《美芹十论》,陈说恢复大计,可是正像自己词中说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带湖闲居10年,重新起用后不久又是被罢官,又是整整八年的闲退生涯,晚年再起用,每次不是受阻挠,便是被罢官,做不成事业,“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却为什么总是补不成啊!如今,朝廷北伐,这些人为了私心而仓促用兵,遭到大败,现在又要我干什么呢?撑持门面,还是真正想将北伐进行到底呢?辛弃疾感到自己没有心力想下去了。

儿女们看着辛弃疾的病越来越沉重,都小心地照看着他。九月十日,辛弃疾憔悴的脸上忽然现出了一些神采,他此时如同又飞骑在战场上,对着金人砍杀,马儿不停地奔跑着,身后成千上万的大军跟着自己向北冲锋,旌旗飘扬,杀声震天……。

正装坐飞机大巴会皱么

正装坐飞机大巴会皱么

你说的正装,是指的西装吧?

不管是什么衣服,都不会皱,请放心。

原因:机场的大巴车至少也是经常运输的交通工具之一,南来北往的很多人穿正装,坐这样的车,都没有事。我本人也多次穿正装参与单位外的业务活动,没有发现因坐着这种车而发生褶皱的情况和问题。

个人建议,供借鉴参考采纳。如有问题,欢迎追问。

坐飞机还是大巴

当然飞机,

普通民航的速度大概在500-800km/h,大巴跑高速100-150km/h。这速度差距太大了。

快。

坐飞机乘坐大巴跟飞机票有关系吗

现在机场大巴都是独立营运的,与机票没有关系,任何人只要你买车票,都可以乘坐。

坐大巴晕车的人坐飞机会晕吗?坐飞机会不会很难受啊

这要看你的身体状况怎么样咯。个人认为坐飞机很舒服,但是有些人晕车也晕机的。

机场大巴耽误影响 坐飞机吗

影响啊,不过由于机场大巴延误行程的在机场会有一系列弥补措施的。

烟台接机大巴不坐飞机可以坐吗?

烟台机场发车时间:10:30、12:00、16:30、19:00、20:30威海发车时间:8:00、10:00、13:30、15:30、18:30全程约1小时30分钟。线路:威海卫大厦-高区商贸城站-影视城-烟台莱山机场仅供参考

坐飞机到新郑机场.下飞机有到唐河大巴吗?

没有,可以有大巴到漯河、许昌、驻马店、南阳转车,具体问机场。联系电话0371—68519508,当然也可以回郑州转车。

在许昌坐飞机大巴要在哪里等车呢?

好像是许昌高铁东站吧,不大清楚

哈尔滨机场大巴,飞机7:40 做民航大厦那个机场大巴赶趟么!第一次坐飞机

民航大厦--太平国际机场,公交线路:机场巴士1号线,全程约42.4公里,大约50分钟。头班车发车时间是早晨六点,如果不堵车的情况下时间刚刚好(登机前有安检)。

1、从民航大厦乘坐机场巴士1号线,经过5站, 到达太平国际机场站

2、步行约70米,到达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不坐飞机能在候机楼坐直达机场的大巴吗?

没有问题啊!只要买车票就可以坐的,很多去机场接人的就是坐机场大巴过去的。

成语 隔岸观火的故事

隔岸观火,就是“坐山观虎斗”,“黄鹤楼上看翻船”。敌方内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这时切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他们暂时联手对付你。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向乌桓进兵,击败乌既,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营诸将向曹操进君,要一鼓作气,平服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哈哈大笑说,你等勿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的。于是下令班师,转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

公孙康听说二袁归降,心有疑虑。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实为迫不得已。公孙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后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但他又考虑,如果曹操进攻辽东,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操。当他探听到曹操已经转回许昌,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时,认为收容二袁有害无益。于是预设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公孙康向来俱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看看结果,果然不出我料。

故事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韩国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雎,对范雎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呀!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苏代巧舌如簧,说得应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雎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应侯范雎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出兵,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雎去动员白起,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不答应。秦王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郸,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伪称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赶出咸阳。这时范雎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肯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急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到这个下场。

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雎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

案例

●复印机厂相机行事坐收渔利

一架豪华客机徐徐降落在东南亚某国首都机场。从机上走下的乘客中,有一位个子不高、戴着金丝眼镜、身着黑色西装的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表情庄重,步伐稳健,一副虚怀若谷、若有所思的样子,眉宇间透露出他的精明与干练,一看便知此人非等闲之辈,是商界的老手。不错,他确实是个商人,而且是来自经济发达国家日本国的商人,他是日本富士现代办公用品公司驻该国的业务代理藤野先生。

此次前来,他肩负着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即与该国的泰恒公司签订一个有关进口日本某型复印机的合同。复印机在这个经济刚刚起飞的国家,还完全是个新事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占领这一市场对公司的前景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藤野先生就是带着公司“只许成功,不准失败”的指令来的。

走出机场,藤野先生却惊奇地发现,泰恒公司并没有如约派人来接他,心里不由地犯起了嘀咕:难道对方工作疏忽,记错了日子,可两公司签约这么大的事怎么能忘记呢?不可能的,那是车子在路上抛了锚?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藤野先生以自己多年在商海中摸爬滚打积累起的经验,凭直觉敏锐地觉察到事情有变,他来不及细细思考下去,迅即叫了出租车赶往泰恒公司,以弄个水落石出,找到问题的答案。

果然,泰恒公司的老板见到他只是冷冰冰地抛过来一句话:“对不起,藤野先生,我公司已有新的打算,不准备签订这项合同了,很遗憾。”说完,一摊手走开了,面对这迎面而来的打击,藤野先生黯然神伤。想到临行前公司的嘱托,藤野先生果断决定,不能再沮丧、报怨下去,唯有冷静头脑,振奋精神,查清事实真相才能解决这个大问题。

在他看来,泰恒公司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复印机这个大生意不做,无缘无故松开牵着财神爷的手,那他们现在拒绝签合同,又该做何解释呢?难道又有了新主顾?对,很有这个可能。哪儿的呢?其他国家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就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复印机来说,只有日本产品才是一流的,泰恒公司绝对不会见利忘义,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及信誉着想不会贪图便宜买进现已淘汰的产品。那么,与泰恒公司做生意的肯定也是一家日本公司。他们是以什么样的优惠条件吸引泰恒公司更张易辙,舍此适彼的呢?所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搞清楚。

藤野先生理清思路,谋划好了行动方案,他首先向国内公司汇报了有关情况,并请公司协助查清事情原委。不久,公司有了回音,证明国内确实有一家公司在从中作崇,暗中与泰恒公司取得联系,要为其提供价格更低、性能更先进的某型复印机,致使泰恒公司改变初衷并拒绝签合同。

目前,要战胜竞争对手,需立即着手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赶在对方前面尽快拿到与泰恒公司的签约;二是立刻与厂家联系,无论如何都要取得某型复印机在该国的经销权。作战计划已定,公司便兵分两路,仍由藤野先生负责与泰恒公司签订合同。公司另派人马去厂家联系进货业务。

当藤野先生第二次出现在泰恒公司老板面前时,还未等对方开口,他便开门见山地说:“总裁先生,别来无恙,我未约而至,您不会介意吧?我这次来是与您专门洽谈关于某型复印机的进口问题,想您一定是感兴趣的吧?不错,此打印机确实比其他机子优越,所以,我们决定在这方面与贵公司合作,而且我还要高兴地告诉你,我们提供给贵公司的产品比贵公司前些天联系的那一家价格要低3成。”

听罢此言,泰恒公司老板好生奇怪,“怎么只短短的3天,这个日本人就什么都知道了?不过,这与自己又有何关系呢?只要有利可图和谁做生意还不一样,既然富士公司价格比那家公司优惠得多,我又何乐而不为呢?”他马上笑容满面地上前与藤野先生握手成交,并随即签订了进口1500台此机的合同。

待合同一到手,藤野又马上飞回日本,找到复印机生产厂家。其实厂家早已从近日富士通公司不同寻常的举动中发现了问题,经过调查才知道他们是在与另一家公司争夺复印机客户及东南亚的独营权。厂家暗自高兴,看来自己发大财的机会来了,他们明明知道富士公司急于促成此项生意,为从中渔利,便对来者不慌不忙地解释:因与其他公司达成协议,授予其在该国的经销权,为了自己的信誉,表示不能再与富士公司签约或干脆枉顾左右而他。藤野先生当然知道其用意,便告知对方:富士公司已拿到合同,抢先占领了该国市场,请厂家把复印机及辅助材料与设备的经销权授给富士,富士愿意把其进价全部再加一成。

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复印机生产厂家认为近来一段时间的“坐山观虎斗”这场好戏该收场了,现在对方出价已足够高了,超过了自己的预期目标,若不趁势取利,“时不再来”。于是,便爽快地答应与富士公司签了约。

当然,精明的富士商人也不会吃亏,他高买低卖复印机倒赔的几百美元也最终从随后的高价卖出的辅助材料与设备中得到了补偿。

回顾整个过程,复印机厂家之所以能以较高的价格与富士公司成交,就在于他巧妙地运用了“隔岸观火”的谈判技巧。先是坐山观虎斗,富士公司与另一家公司竞相抬高价格;既而又煽风点火,以种种借口迫使买方提价,最后看准时机已到,趁势坐取渔人之利。

●手足相煎两败俱伤渔人得益

1986年,珠海光纤公司在引进光导纤维成套设备中,为掌握国际市场行情,先后同几家国外公司进行摸底性谈判。在对价格、利益做了一番认真比较的基础上,最后选定与美国ITT公司进行实质性谈判。

ITT代表团的业务能力相当高明,特别是其主谈判手莫尔,谈判几乎不用语言,全用数字,所有计算无一差错,看来在谈判前是做了大量充分准备的。再看我方代表,并未被对方的盛气凌人所吓倒,没有表现出任何被动,为以最优惠的价格条件达成协议,他们计胜一筹,欲巧妙地利用竞争者之间的矛盾来突破对方的叫价。

珠海光纤公司在前一阶段调查摸底中发现,想同中国做光纤生意的外商很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在短时间内完全是买方市场。于是他们决定利用这种竞争来压价,以实现自己的谈判初衷。

在确定与ITT公司谈判之后,还同时拉了英国的STC公司谈判。这两家是兄弟公司,其中STC是从ITT分离出去的,但为了各自的利益,手足相煎,形同水火。在一次谈判后,英国人故意把两页文件遗忘在现场,这是有意留给美国人的,因为两家公司一直在同一场所与中方谈判,英国人在文件上把价格压得很低,意在使美国人看后知难而退。美国人不知是计,拾到文件后如获至宝,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最大限度地在价格上做出了让步,并很快与中方达成协议。

1986年7月25日,珠海特区光纤公司与美国ITT公司正式在一份合同上签了字。根据这份合同,光纤公司引进的ITT型光纤成套设备及其购买的技术专利都达到了世界80年代先进水平,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中方把美方的报价压下了186万美元,为国家节约了一大笔外汇开支,同时也降低了设备购进成本,为企业早日盈利纳税创造了前提条件。

珠海光纤公司关于引进光纤成套设备进行商谈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源在于其较好地、适时地运用了“隔岸观火”之技巧,使美ITT公司与英国STC公司手足相煎,竞相压价,为我方低价买进提供了可乘之机,最终得以坐收渔利。

事实上,在我国外贸体制不完善的条件下,由于各地区在对外进出口过程中,多头对外,竞相削价,互相拆台,甚至有的企业为挣得些许外汇,竞不惜血本地压价,而无视全局的利益,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损失的事例屡见不鲜。

上海有家公司,以每公斤6.8美元的价格向欧共体市场出口糖钠,由于该产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公司守合同、讲信誉,该公司出口糖钠在欧共体已经占有较稳定的市场,为相当部分客户所认同,为国家挣得不少外汇。

后来天津和江苏两家公司见出口糖钠有利可图,也想趁机捞一把,于是两公司使出浑身解数,调动各种关系,争先恐后地去电致函外商,了解有关贸易信息,洽谈有关交易条件。

先是天津某公司报价为每公斤5.4美元,江苏某公司也不甘示弱,为争得客户,不惜血本,进一步将价格压低到每公斤5.07美元。双方同室操戈,相互残杀,使外商们得以悠然自得地“隔岸观火”,待时机一到,外商很快撇开上海与天津两家公司,与江苏某公司达成为数65吨的交易,轻而易举地从中渔利压价10万美元。

事情发展到这时,尚未结束。据欧共体市场反倾销法规定:如果每公斤糖钠售价低于6.8美元,将要向卖方征交一定数量的“反倾销税”,税率高得让人咋舌,为此,江苏省某公司“偷鸡不成蚀把米”,又被迫征了一大笔税金,教训惨痛。

本交易还有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使我们的竞争对手美国与韩国“趁火打劫”,占据了有利地位,大有“取而代之”的“英雄气概”。

这个肥水流入外人田的悲惨教训告诉我们:同室操戈只能是两败俱伤,最终给共同的谈判对手提供坐收渔利的机会。兄弟同仁应联手对外,不能急于相煎,为此各方应及时沟通信息,力求避免相互残杀。